未名
瘫痪农妇拼命救子
庞志芹1972年正月出生,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医生断言她活不过30岁。她不服气,走不了路,就爬着生活。她喜欢唱歌、听书,然而如果家门口路过村里人,她的歌声就会戛然而止。深深的自卑感,像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
庞志芹第一次截肢,看着自己空荡荡的右裤腿,哭得天昏地暗。然而,命运并没有对她有所垂怜,截肢后病情愈发严重,医生不得不给她实施了第二次手术。看着左裤腿也空了,庞志芹哭干了泪。从此,她成了彻彻底底的瘫痪病人。
以前,庞志芹还能慢慢蹭着到家门外,甚至到庄稼地里帮父母干活。瘫痪后,她挣扎着要出去,父母只好把旧轮胎缝在她的裤子上,再用绳子绑住腰带。这样,她可以依靠手臂的力量,扶着墙壁慢慢移动。
无助、抱怨,对于庞志芹来说毫无作用。最终,她想通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既然无法逃避,就要坦然面对。除了自己,谁也帮不了你。”这句话支撑她翻过了数次生死关。
父母为庞志芹在本村找了婆家,好有个男人照顾她。谁知男方极度弱智,是村里出了名的傻子。庞志芹不同意,父母哭了:“等我们老了,你怎么办?”虽然庞志芹有个哥哥,但是哥哥拉扯着一家人还要为父母养老送终,她不能对婚姻有任何奢望。“像我这样的女人,有人要就算烧高香了。”庞志芹心想。
1999年2月,龐志芹生下了儿子。让她欣喜若狂的是,儿子竟然健康,没有遗传她和丈夫身上的任何一种疾病!老天爷总算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庞志芹为儿子取名“庞众望”,寓意儿子是全家人所有的希望。庞志芹抱着儿子,开口一个“众望”,闭口一个“众望”,叫得自己心花怒放。
庞志芹家在村里不仅收入倒数第一,就是参加村义务工也是老末。有村民私下议论:“像她这样的家庭,就算孩子健康,长大后也不会有出息。”庞志芹平时与人为善,和村民关系还算融洽。但听了这样带有歧视色彩的“评论”,她依然非常伤心。
庞众望还没满月,庞志芹就给儿子开始实施家教,她打算给儿子进行早教。不识字,庞志芹“拜”侄子为师,让侄子放学后把学过的古诗和散文读给她听。庞志芹记熟了,就对着儿子反复朗诵。她还托人到乡镇书店买了一本《幼儿唐诗诵读》,每天让侄子教她一首。
天长日久,奇迹发生了。虽然庞众望还不到两岁,但是只要妈妈说出“锄禾”,他会对出“日当午”;妈妈说出“汗滴”,他会对出“禾下土”…… 庞志芹欣喜地望着儿子,试探性地追问:“白毛?”儿子对曰:“浮绿水。”再问:“红掌?”儿子回答:“拨清波。”
如果儿子一天能背下两首诗,庞志芹绝不让庞众望背一首。她想让那些不相信她儿子的人看看,她庞志芹教出的孩子是好样的。还不到5岁,庞众望就能熟练背诵60首唐诗了。一些村民不信,把读五年级的孩子带到庞众望跟前比赛背唐诗。从学校回来的孩子会的,庞众望都会;庞众望会的,那些学生不一定背得下来。反倒是庞志芹和儿子一唱一和,接连背诵了二三十首唐诗。村里有点儿文化的人看了,不由赞叹道:“众望有个了不起的妈妈。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行!”
像这样的家庭,似乎悲伤就该比欢乐多。庞志芹时常因为家庭境况而徒自伤心,她觉得身为母亲,不能满足儿子像其他孩子那样的物质需求,甚至一块糖果对于儿子都是奢侈品。
庞众望只有两三岁,不会表达,却能安慰妈妈,他用小手搂搂妈妈,抱抱妈妈,亲亲妈妈。这些细微的动作,在庞志芹心中,是莫大的奖赏与安慰。她知道,儿子在说,妈妈,我爱你;妈妈,我不嫌弃你。
6岁那年,庞众望嘴唇突然发黑、发紫,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医生一检查,他的肺动脉高达极限,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庞志芹如临大敌,不顾家人极力劝说,自己转动轮椅挨家挨户借钱。雨后路滑,她又急火攻心,在小坡上意外失控滑下来,一头仰栽进草丛里。车子把自己砸在下面,轮子在天空飞速旋转,她感觉脑袋天旋地转,昏了过去。幸亏附近村民看到,把她送到诊所,她才幸免于难。
庞志芹想哭,却强忍着泪水。她知道,在任何人面前,作为庞众望的母亲,她都不能流泪。庞众望的母亲,是任何困难都打不倒的,天下最坚强的妈妈。
庞志芹救儿心切感动了村里人,很快筹齐了4万元,去吴桥县人民医院动手术。手术很成功,庞众望获救了。
小小学霸,逆境炼成
庞众望刚和灶台一般高,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学炒土豆丝。庞志芹严肃地对儿子说:“你必须把这个菜切好、炒熟。这是妈妈对你最基本的要求。”
眼看着儿子要读书了,逐步脱离父母的怀抱,庞志芹狠狠心让儿子操刀。其实,她心里非常忐忑。表面上,她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眼神却不由瞟向灶台旁的儿子。准确地说,是瞟向儿子手中那把锋利的刀。菜刀宽大、厚重,即使成人拿在手里,也沉甸甸的。庞众望按照妈妈的示范,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有时厚,有时薄,有几次几乎都要切到手了。庞志芹想喊停,又忍住了,她想:“如果外公外婆都不在了,如果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儿子不会炒菜做饭,他怎么办?”
秋阳和煦,微风拂面,庞志芹却在轮椅上如坐针毡。
终于,菜熟了。庞众望看着筷子般粗的土豆丝,愧疚地说:“妈妈,我怎么没有姥姥切得那样细啊?”庞志芹想笑,却流下泪来。
为了还债,庞志芹绣工艺品卖。别人嫌绣复杂的费劲,就挑容易的绣。庞志芹非挑有难度的绣,因为难度越大,手工费越高。即使坐在轮椅上,庞志芹也感觉自己是根顶梁柱,撑起了这个家。每天,庞众望都是在课间别人玩耍时,争分夺秒地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放学就去捡塑料瓶卖钱。
村里出义务工,庞志芹和丈夫都不能参加,儿子就代表一家三口前去劳动。大家都休息,他还在不停地干。村支部书记看不下去了,喊庞众望停下歇一歇。庞众望认真地说:“我干得慢,就得不停地干。”他觉得,自己年龄小,却代表着一个家。妈妈对他说,做人干事不能落后,不能当老末。endprint
从小学到初中,庞众望一直都是全校第一,名副其实的学霸。而对于成绩和名次,却是庞志芹唯一对儿子不苛求的。庞众望偶尔考糊了,庞志芹就会说:“考不好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妈妈越是这样说,庞众望越是每次都争第一。
2012秋,龐志芹因长期营养不良患急性贫血,住院接受治疗。庞众望请了半个月的假陪妈妈。娘俩吃一份盒饭根本不管饱,儿子怕妈妈营养跟不上,就每天到菜市场拣人家扔的菜叶子,到餐馆帮老板打扫卫生,求师傅帮忙炒一炒。庞志芹看着香气扑鼻的菜肴,再看看儿子一张热切期待的笑脸,硬是把溜到嘴边的话咽回肚子里。儿子的自尊心太强了,如果追问菜肴的来源,也许会伤害他稚嫩的心灵。庞志芹强忍了三天,最终,她还是没憋住问了。庞众望不得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庞志芹担心儿子在同学面前自卑,眼含热泪地问儿子:“爸妈这样,你嫌弃吗?”庞众望看着妈妈的眼睛,认真地说:“你们这样就够痛苦的了。可是,谁也不愿意这样啊!再丑再穷再有病,咱们砸断骨头依然连着筋啊。谁让我是你们的儿子呢!”一句话,说得庞志芹无语凝噎。
儿子,真的长大了。
叩开清华大门
庞众望个子越长越高,很快窜到了一米八。庞志芹有时多塞几块钱,让儿子买点儿好吃的。庞众望在路上看到乞讨的残疾老人,往往毫不犹豫地把零钱给了他们。他对妈妈说:“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比我们更需要同情的人。”
能够给予比自己更穷苦的人,庞众望很快乐。这些乐观、豁达的基因,都是妈妈遗传给他的。
庞志芹的功夫没白花,庞众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吴桥中学,这是吴桥县最好的高中。
离家远了,儿子每月回一次家。庞志芹想儿子,吃不下睡不好。庞众望开学的第一个月,每天利用课间空闲为妈妈写了30封信。
第一次回家,庞众望就告诉妈妈:“您每天看一封,等看到第30封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庞志芹哪有那份耐性,儿子前脚刚出家门,她就忙不迭地让亲友帮忙,一个下午全部听完了这30封信。
儿子在信中说:“妈妈,当您读到第一封信的时候,儿子已经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了。这是我们全县最好的高中,儿子学文化,明事理,都是托妈妈的福。您是天下最伟大的母亲,儿子永远爱您……”
第二封信像是名言警句:“妈妈,咱家从来没有脱离贫穷,可是,儿子一直觉得咱家很富有。您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第三封信是默默的关怀:“妈妈,您的胃不好,要多喝热水,不要再喝生水了。井水虽然没有污染,但是您的胃毕竟怕凉。如果您胃疼,儿子即使身在几十公里外,也能够感应到。古语不是说‘母子连心吗?儿子觉得说得很对。如果您身体健康,没有疼痛,儿子也就能够安心地读书了。”
……
读着,读着,儿子的懂事,让庞志芹既高兴又悲痛,滴滴泪水打湿了信上遒劲有力的笔迹。
庞众望后来似乎是一夜之间在网上爆红了,但其实并非如此。多年前,他们母子的故事就感动了很多人,学校为他减免学杂费,村两委、县镇各级机关和部门纷纷捐款捐物,还为他们办理了低保,一家三口每月可以领到320元钱。
面对各界的帮助,庞志芹却告诫儿子:“我们在泥潭里,好心人把我们拉出来。上岸后,就要自己去走路。哪怕就像妈妈一样爬,也要爬到春天里。”庞众望觉得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很像一位诗人。他发奋苦读,把大学梦想定为清华、北大。他想等到自己圆梦时,带爸妈到天安门看一看毛主席。
高三压力山大,爸爸的极度弱智并没有因为儿子的紧张学业有丝毫好转。有时庞众望回家,爸爸一句话要说三四个小时,“你三表叔结婚了。”“你三表叔结婚了。”“你三表叔结婚了。”……
庞众望很累,但从不训斥爸爸,他只是轻轻地说:“爸爸,我累了,想睡觉了,您也休息吧。”儿子的这份宽容和坦荡,让庞志芹无比感动。她觉得,儿子真像顶梁柱,正逐渐接过妈妈的重担,稳稳地撑起这个家。而她,越来越多地依赖起儿子来。
2017年7月24日,庞众望接到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类专业录取通知书,一夜爆红。在“狠妈”的教育下,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个爆炸性消息,感动了大中国。
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天,庞志芹把儿子贴满一面墙壁的奖状收起来,她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上了大学,考验你的不仅是学习。妈妈希望你走正路,走得稳当。”
社会各界看到寒门学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消息,不少人为之泪奔,很多人还要求捐款捐物。庞众望和妈妈却一律婉言谢绝。
庞志芹为儿子代言:“孩子已经十八岁了,是成人了。成人就得自食其力,不能再向社会伸手。”实在躲不过媒体的围追堵截,庞众望就用清华大学的校训作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对清华学子的要求。现在我被录取了,就应该用这个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暑假,庞众望在县城同时做了两份家教,他告诉妈妈,要利用暑期攒够读第一年大学的学费。庞志芹担心儿子累着,给儿子打电话。庞众望接通了电话,却在电话那头不说话。庞志芹问:“怎么了,儿子?”庞众望的嗓音是沙哑的,“妈妈,我只是有点儿累了。不过,想想能自食其力,通过劳动赚足学费,我就觉得自己好伟大。”
“好伟大”这个词,在他们以前看来,是描写大人物的。如今,用在儿子身上,而且还是儿子评价自己,庞志芹却觉得一点儿也不夸张。
庞志芹躺在床上,看着空空的墙壁。那里,隐约露出儿子青春阳光的脸庞,微笑着说:“妈妈,您就是儿子的大山。儿子要和您一样,站得直,走得正,任凭风吹雨打都不怕。”
责编/樊婷
E-mail: fantingbl@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