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怨气从何而来

莫愁·智慧女性 / 2018年09月25日 17:41

游玩

一个焦虑的女人

10年前,刘汉丽第一次来妇联上访,哭诉她辞了职,全心料理家务,但丈夫没好脸色,动不动就打她。丈夫还有了情人,挣的钱都给了情人。

我问她:“准备离婚吗?”她摇头,“不行,会影响孩子学习。而且,为他做了这么多,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再说,我都快40岁了,没工作,没朋友,再离婚,那不是一无所有了?”问她打算怎么办?她叹口气,“认命呗。”经常接待这样的上访者,她们只是倾诉问题,并不需要你支招,也没打算找解决办法。

接下来两个月,刘汉丽又来了三次,上访内容从家暴转到儿子的问题。她不厌其烦地讲述儿子小时候的乖巧,2岁能认100来个字,会背20首唐诗。现在13岁了,他却厌学,吵着要休学退学,常和她斗气。她归结为:都是他爸害了他!“他从不管他的学习,从不带孩子出去玩,心里完全没我们娘俩。”

“很多单亲妈妈也能将孩子教得好啊。”她愣了一下,“那不一样。他每天一回家就和我吵,动拳头,对儿子也大吼大叫。儿子的坏脾气就是和他学的。”我想,这男人真的是暴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刘汉丽的丈夫。他是我一位老同学的铁哥们。同学说他性格温和,总是微笑着,人际关系很好。他叫郑勇,大家都亲昵地称他为“勇哥”。

我疑惑:到底哪个信息是真的?

童年时的心理伤痕

后来,慢慢熟识了,我知道了他们更多的故事。

刘汉丽的母亲出生于大户人家,成分不好,大龄未嫁,姥姥很着急。当年,身为孤儿的父亲从河南流浪到这里。姥姥看他手脚麻利、脾气好,便招他入赘。

刘汉丽母亲生了五个孩子,只有刘汉丽是女孩。四个儿子都像母亲,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刘汉丽却随父亲,额头窄双颊瘦颧骨高,姥姥说“一副苦命相”。

母亲对刘汉丽总一副厌恶的神情,“滚一边去,别碍事!”姥姥常用雕花拐杖敲她的腿,“你这个丧门星!”父亲也狠心。一次,她做饭时打破一个碗,父亲用皮带抽了她十多下,边抽边吼:“打死你这个窝囊废!”直到现在,她背上仍有两条疤痕。想起这事,她就心有余悸。

初中毕业后,刘汉丽认识了郑勇。郑勇是母亲和村委会干部的私生子,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白眼中。温柔贤惠的刘汉丽让郑勇觉得非常温暖,他常躺在女友的怀里痛哭。刘汉丽觉得自己就是母亲,应该用一生照顾好这个伤心的“男孩”。

生孩子后,刘汉丽辞了职,一心料理家务,虽忙碌,但觉得付出有价值。直到一天,她发现了郑勇的婚外情,开始吵闹。郑勇开始动拳头。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这个家从此失去了安宁。

“一切都是他造成的!”虽然那段婚外情只是昙花一现,但刘汉丽始终无法忘记。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从小活在没有爱的环境中,充满对爱的渴求。像母亲一样关爱郑勇,也是在满足内心那个孤独女孩的需求。然而,郑勇的背叛打破了这种平衡。她无法说服自己再像以前一样爱郑勇,也就无法再满足内心需求。小女孩蹦出来,开始向郑勇索求爱。而从小就在情感上极度贫穷的郑勇,哪有充分的爱给她?急了,只会动用拳头。

发生家暴,一方面源于郑勇缺乏沟通技巧、无法控制情绪,另一方面,刘汉丽又好像故意要重温童年痛苦,以此安抚内心的女孩:当年,你被父亲暴打不是你的错,男人都这样心狠手辣,你无法抗拒,认命吧。

当然,刘汉丽不会意识到这些,而将不幸福归结到丈夫的背叛上。不过,老是说自己,好像无法引起别人的同情和丈夫的重视,就开始拿儿子的问题大做文章。

后来,儿子考进了一所四流大学。他的离开让刘汉丽非常失落,她几乎每天都要给儿子打电话。母亲的过度关爱让本来对陌生环境不太适应的儿子开始打退堂鼓,他吵着要退学,甚至扬言:“如果你们阻止我,我就跳楼。”

最后,儿子成功退学回家。“儿子有心理问题”成了刘汉丽的心病。每天,她为此到处倾诉,向人求助,或者和丈夫争执。儿子倒像没事人,整天上网、睡觉,很悠闲。

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显然,这个家的核心人物是刘汉丽。她有了转变,整个家庭就会正常运转。

刘汉丽的苦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价值感缺失,因此,我建议:“你可以找份工作。”“别人家老公都能帮老婆找工作,他从不操这个心。”我纠正她,“大多数人都需要自己找工作。”“如果我去工作,他肯定抱怨我不给他按时做饭。我现在全心侍候他,他都不满意。”“如果你要料理家务,可以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她叹气,“别人做生意都是夫妻俩有商有量,互相帮衬,他从来不管我的事,我一个人哪做得了?”“你可以做点手工活儿,比如,缝补或编织,一个月能挣1000余元,还常有人过来唠家常。”“算了。一针一线挣来的钱说不定被他拿去养情人。”她又将自己的路堵死了。

她不断找理由,是不想丢掉“我为了这个家辞职”的功劳,这是声讨丈夫的筹码。

我又建议她扩大交际圈。比如,参加广场秧歌队、社区文艺组。她说:“人家都是夫妻和睦、孩子争气,我算什么?别丢人现眼了。”我告诉她,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怎么说人家都比我要好。我是世上最倒霉的女人。”

她三句不离对丈夫的抱怨。我说:“你们还有大半辈子要过,有没想过怎么过得更幸福?”“我这一生都被他害了,还谈什么幸福?”

不肯思考明天的人,还有什么希望可言?一个人首先要有改变的意愿,然后才有改变的可能。刘汉丽不肯拯救自己,谁也没有办法。或许,每个人都有自行平衡的生存系统,她将所有责任归于丈夫,将自己定位为受害者,这是她赖于生存的信念。如果他人一定要帮她纠正认识,而她又没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那就会失去生活的价值,也许会崩溃。

所以,身为朋友,我最后送给她一句话:“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成长,不管怎样,我们要对自己负责。”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