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
失恋的人说,痛苦到无法自拔,感觉整个人生都黯淡了;有人和婆婆不和,觉得无法解脱,甚至想要自杀……每天,我在我的后台都会收到林林总总的痛苦案例,丈夫出轨的、孩子不学习的、不被父母疼爱的、人际关系紧张的……这些人被痛苦压垮,不快乐淹没了全部身心,如行尸走肉一般。
人生走到狭窄处,陷入困局,应该怎样面对不如意?美国摄影师艾伦·劳伦斯的做法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他的第五个孩子威尔一出生,就被诊断患上了唐氏综合征,医生无法断言他究竟能活多久,但可以确定,他永远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长大。
新生儿出生所带来的短暂喜悦很快消散殆尽,艾伦和妻子尼基整天愁云惨淡,不知如何应对,更不知道如何告诉其他的孩子们。后来,尼基想开了,“威尔还没有长大,我们不该用悲伤来对待一个婴儿,这不公平。”
艾伦夫妇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解释了什么叫唐氏综合征,威尔会特别需要照顾,希望孩子们做好准备。威尔不断出状况,先是耳道积水,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积水消退后,又开始抽搐。十八个月之后,威尔还不会走路、说话和站立,只能无意识地扭动身体。但这并不妨碍父母和家人爱他,哥哥姐姐抢着抱威尔,以至于家里不得不立下规矩,“犯错的小孩有一天不可以抱威尔。”当威尔第一次微笑的时候,艾伦用照片记录了这难得的一刻。
艾伦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用手举起威尔,然后把自己的图像剪切出去,创造出威尔在各个景点和不同的场景中飞翔的图片:威尔翱翔在金门大桥上和加州红杉林中,飞着戳破空中的肥皂泡、超过狂奔的爸爸、在空中堆起了一座沙堡、降落下来咬了一口姐姐的冰激凌蛋卷……
艾伦把这些照片做成日历出售,并将收入所得的一半捐献给两个唐氏综合征基金会。他们不知道还能拥有威尔多久,只是拼命与死亡争夺时间,也争夺快乐,“现在尚可掌控,至于未来,只好交给上帝。”
这种态度改变不了事实的存在,威尔依旧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艾伦夫妻俩依旧需要每天付出巨大的精力来照顾他。但这种态度,却可以让悲伤变得体面而有节制。这种克制,才会在生活之中制造缝隙,让苦中作乐的心情可以偷偷地溜进来。
法国作家让·路易·傅尼叶有两个严重残障的儿子,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说话都说不清楚,小儿子只能说一句:“爸爸,我们去哪儿?”傅尼叶一直都避讳谈关于孩子的话题,直到70岁时,才出版了《爸爸,我们去哪儿?》,讲出了生命中这一段极为坎坷的经历。
书里讲述的是催人泪下的故事,用的却是轻松幽默的笔调。傅尼叶本可以轻而易举地令读者奉上眼泪,他却不愿意这么做,轻松地开起儿子的玩笑。他说有这样孩子的好处是,“不用担心你们将来能干什么,因为我们很快就意识到:你们将来什么都干不了。”
再不幸的遭遇,都有流泪和不流泪两种选项,选择嘲弄自己的遭遇,是傅尼叶对待悲伤的方式,正如他说,“幽默,是对付痛苦最好的武器。”有评论家说:“或许上帝不曾善待傅尼叶的孩子,但这部作品之于傅尼叶,甚至所有的读者,都是我们面对生命困境时最好的礼物。”
编剧史航说汤唯扮演的萧红,能令人看到她的怕与爱,“有的人命运苦,却不允冲服,只能吞服,她吞服的时候习惯有个微笑,这微笑很重要。求生欲那么强,哀而不伤。”萧红的一生那么苦,可她身上有东北姑娘茁壮的生命活力,而爱上她的人,无一不是被这种活力所征服。
笑容很重要,即使忧伤时也不要忘了带着笑容。即使痛苦,也要注意到,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湖水又开始碧波荡漾,不要拒绝美丽向你靠近。生活再艰难,也要有那么一刻,从令你痛苦的事情上移开目光。世界并不势利,给幸福的人和痛苦的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景色,只是你不愿意看到。
傅尼叶的儿子只会说一句 “爸爸,我们去哪儿”,这唯一能说出的一句话听起来也是一种令人揪心的折磨。然而,傅尼叶的回答是,我们到幽默那里去。这是对抗痛苦的标准答案,一切眼下难以消化的,无法对抗的,都应该到笑容那里去。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