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传家风,燃为一片红烛

莫愁·智慧女性 / 2018年10月17日 01:23

游玩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对开明和王渺一家庭来说,不仅是优美的旋律,它还唱出了全家几代人对教育事业的痴情,对珍传家风的骄傲……

奇妙之家,老师们济济一堂

这天,我们一大家人聚会,老老小小饭后围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欣赏着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忽然电话铃声响起,婆婆刘清华起身拿起话筒。听对方说找王老师,婆婆笑问:“不知你找哪位王老师?”我们听着,也笑了。

这个有趣片段,常在我家上演。因为家里远不止一位王老师。

我的公公王观苍是王老师,原常州市三中副校长。我的二伯,常州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巍一是王老师。我的先生王渺一之前是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体育王老师。还有小姑王舒一,是二十四中的数学王老师。四位王老师之外,加上婆婆刘清华、妯娌和我,全家共有七位老师。

再往前追溯,王氏家庭的教师队伍更庞大。先生的爷爷王荫清,在上世纪30年代,跟随刘海粟大师习画,成为其弟子。新中国成立前,为了让子孙和乡邻的孩子有书念,他变卖了家中的田产、房产,创办了武进鸣凰小学。后来,他成为常州师范的美术教师,也是常州教育界的知名前辈。

在爷爷“读书求知,尊师重教”的家风熏染下,先生的二伯父成为天津大学的数学教授,二姑成长为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学教授,小姑是华中理工大学的物理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嫁入这个家庭。我就读于解放路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变为了我的婆婆。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经济不怎么发达,知识分子的待遇也相对较差,更别提什么欢度教师节、人人都尊崇老师的概念。一家人过得十分清贫,但精神生活富足充盈。家中小辈,始终秉承上一代流传下来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努力精进专业,修炼品格,成为一支支跳动着耀眼光芒的红烛,为孩子们的成长发热、闪光。

最享受的生活,育人不辍

我的先生王渺一是69届初中毕业生,由下放的农场走入常州师范,读了两年体育专业,然后去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任教。那时,教师不吃香,体育老师更不被看好,但先生并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付诸了更多努力。

通过5年苦读,他由一名中师生转身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本科生。通过几十年扎根岗位,挥洒汗水,他由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成长为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常州市首批中学正教授、常州市教科院的专职体育教研员。

2013年退休至今,先生尚在教科院发挥余热。时间再紧,读书不停;工作再忙,笔耕不辍,这是他最享受的生活状态。

之所以能在任务重、压力大的行业做出成绩,是因为先生早锻炼出一颗耐得住清苦、乐于奉献的心。从他记事起,就习惯了父亲的早出晚归。他自己在省常中做了35年教师,也是每天清晨六点、晨曦初露,就来到运动场,组织学生早锻炼,直到夜幕降落,才结束一天的课外体育活动、教学训练的辅导工作。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天天与学生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身汗水,一身尘土。

体育教学可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地随便放松玩玩。先生购买了大量书刊,一直在摸索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记得一年暑假,我父亲来看望我们,见我先生冒着酷暑,整理着一千多张体育教学方法卡片,不无赞赏地说:“一个学体育的能如此做学问,今后定有成就。”

实践起来,他也毫不含糊。记得体操类项目,因身高体重原因,他比较吃力,为了能熟练漂亮地做好杠上、垫上动作,他花费许多精力时间,专门到市少体校体操房练习单、双杠、跳马等体操技术,逐步攻克难关。

而我本人,1972年高中毕业后,就留在母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任教。整整 37个春秋,我深深爱上了这片润养新生的沃土。我先后带过省招班、县招班、教改班……见识过各类性格、气质的孩子,与他们共度了一段段难忘时光。

2009年退休后,我又受命,到省常中教育集团的戚墅堰实验中学,带合作班,目前还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带国际班。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但我更想成为学生们的导游。我希望,在我的努力下,不只是修剪掉孩子们的坏习惯、小毛病,更要带着他们畅游知识的海洋、领略万物的美妙,引领他们倾听内心的声音、放眼世界的广阔。

美好使命,将手中“红烛”传承

2004年,我的儿子大学毕业。他学的是非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就业门径相对较宽。从他的各项素质、专业条件来看,做公务员成为首选。

可是经过集体商议,全家人都希望他能将手中“红烛”传承下去,像他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一样,读书育人。儿子思考再三,堂、表兄妹们有的出国,有的学医,也只有自己能接棒了。带着这份使命感,他欣然来到常州开放大学,当起了计算机老师。儿媳最初是江苏电视台少儿频道美编,受我们家庭的影响,回到常州,成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

就目前来看,教师职业受人尊敬,待遇也算不菲。但探看历史长河,便会知晓,形成并坚守“读书求知,尊师重教”的红烛家风非常不易。

记得在文革时期,先生的爷爷作为当时最高级别的中学二级教师,且兼任常州市美协主席,遭遇了抄家、批斗的政治风波,所有画作被一把火烧尽,一生心血之作,一张未能留下。我的公公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上世纪50年代时,家里孩子多,教师工资又微薄,时常要借钱买米。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商海大潮诱人投身,教师队伍中有人转岗,有人下海。而我们家庭中的教师们遭遇困顿、挫折,依旧甘于寂寞,甘受清贫,始终坚持读书进修,钻研教育事业,只为小心呵护手中“红烛”之光,令其代代相传。

我们是一个普通家庭,既无拔萃的名人,也无感人的大事,有的只是一群无名教师,以及充满优雅、温馨书香的家庭氛围。有一次,饭桌上小孙儿奇怪发问:“怎么爷爷爸爸都叫王老师啊?”一边的儿媳戏谑:“你也想当王老师么?那就要像爷爷爸爸一样,学很多很多知识,怕不怕辛苦?”小孙儿神气满满,“当然不怕。”我欣慰地笑了,家风熏染,或许孙儿会变成我们家的第五代“王老师”吧。

(常州市妇联供稿)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