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家训:清白吏子孙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 2018年09月20日 02:30

吃货

玄圭+濮存昕

2016年8月28日,濮存昕的父亲苏民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90岁。

如果不是“濮存昕父亲”这个前缀,许多人可能对苏民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如果时光倒回30年,苏民的名气地位,比今天的濮存昕还高。那时火遍全国的话剧里,几乎都有苏民的身影。《雷雨》中的周萍,《蔡文姬》中的周进,《胆剑篇》中的范蠡,都是由苏民饰演的。后来濮存昕也在多部话剧中有精彩表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选为“人艺”副院长。有人曾说,父子俩接力传承,致力于弘扬中国话剧艺术,加在一起能代表中国话剧的半部历史。

然而,濮存昕今天所取得的各种成就,却不是靠父亲使用特权提携得来。2016年9月12日,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濮存昕说:“正如我母亲所说,父亲虽然没有给过我任何成功的机会,但他却给了我成功的素质。”

打濮存昕记事起,父亲苏民就用他的一举一动告诉他: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1952年,北京“人艺”成立,苏民是剧院的第一代演员,他将所有情怀与精力,都投注在话剧事业上。父亲对话剧的热爱与投入,濮存昕至今记忆犹新。苏民是典型的学者和十足的戏痴,脑子里只有艺术,总觉得戏比天大。只要他晚上有戏,整个下午,家里谁也不能大声说话,因为他要反复揣摩训练,提前让自己进入状态。苏民在表演前也不吃晚饭,“吃饱了会显得无精打采,会影响舞台效果。”

“话剧究竟有什么魅力?父亲为何如此痴迷?因为父亲,我开始对话剧舞台心存神往与好奇。”濮存昕长大后,父亲带他去剧院,看演员们排练和表演。“舞台上的父亲特别帅,演谁像谁,很多人都是为他而来的。但我知道,这与他台下苦练功夫不无关系。”濮存昕说,常常有演员和导演来家里,他们和父亲谈剧本、聊创作,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着光。这让他越来越梦想着有朝一日也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16岁那年,濮存昕下乡到黑龙江农村锻炼。那时,他在父亲要求下,每个月给家里写3封信。“父亲总帮我改好信中的错别字,用红笔标出来后再回寄给我。”濮存昕说,他一度觉得父亲太严厉了,想要反抗他,但很快发现没有用,因为他骨子里挺佩服父亲,所以根本反抗不了,反而是越来越感谢父亲的严苛,让他后来成为一个特别能咬文嚼字、从不念错别字的好演员。

在农村待了8年后,濮存昕才回京。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会进“人艺”,因为他的父亲是苏民。一年后,濮存昕却成为空政话剧团的一名演员。之后9年,濮存昕演的大多是籍籍无名的角色。但那9年里,他从未抱怨,而是一直埋头研读剧本,哪怕一个小配角也用心演绎。这也为他后来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33岁,濮存昕终于叩开了“人艺”的大门,但这和父亲没有一点儿关系,是看着濮存昕成长的蓝天野,觉得他有当年苏民的潜质与品格,所以不顾苏民反对把他挖了过来。蓝天野说:“苏民是正人君子,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说任何话。若不是我据理力争,小濮进不了他梦寐以求的‘人艺。”

濮家祖辈都当官,但都为官清廉。“清清白白做人,这是祖上对待名和利的态度,也是我父亲对待自己和子女的要求。”濮存昕说。打他记事起,父母就住在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直到2016年8月离世,父亲依然和母亲住在那里。每天看书、写文章、分析剧本,苏民用一生诠释了“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的真正含义。

离世前夕,苏民将一块刻有“清白吏子孙”的闲章,郑重地交到了濮存昕手中。他说:“这块章的意思是父母遗金存银,聚敛巨财,都不是对子孙好。我这辈子没给你留下金银财宝,就只有这一块希望你传给濮家子孙后代的闲章。”

如你所知,一直以来,无论做人还是处事,濮存昕都和父亲苏民一样,踏实为人,认真演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清白吏子孙”。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