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日历》的前世今生

北京广播电视报 / 2018年10月02日 21:17

吃货

它有中国最美日历的美誉,销量超过27万,为何能连续占据三联书店图书排行榜的榜首?又为何带起了故宫文化的热潮?《故宫日历》从何时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有什么魅力让读者重回纸质日历?BTV青年频道《书香北京》特邀故宫博物馆馆员祝勇,《故宫日历》编纂李浞、责编王冠良,为您独家揭秘《故宫日历》的前世今生。

一本日历打开进入故宫的大门

被冠以“中国最美的日历”的《故宫日历》曾创下日销5万册的历史,2016年版的《故宫日历》上市短短几天,销量就突破了27万。《故宫日历》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祝勇说:“我觉得一方面跟中国人的习俗有关系,过年的时候都愿意换一本新的日历,对未来一年有一个展望。另一方面,《故宫日历》制作越来越精美。而且这本日历虽然小,文化信息却特别丰富,里边有大量的书画知识,文字写的也是深入浅出。比如说今年的《故宫日历》里有宋徽宗的《听琴图》,石渠宝笈大展的第二期也把这幅作品拿出来展出了,非常有名,(画旁)配的文字大概意思是,你看宋徽宗松下弹琴特别有情调,他耳朵里边听到的是曼妙的琴声,他听不到大金王朝越来越近的马蹄声。非常简单的几句话,把当时的历史环境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普通的读者可以从这里面看书画作品的美,可以从这里面感受历史。另外日历里集的这些字也是字帖,它还有这方面的使用价值。”

民国时期《故宫日历》成为文人雅士互赠之礼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故宫日历》就风靡一时。1935年的一则广告,文案做得十分夺目:“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明年故宫日历内容有夏商周秦钟鼎彝器,宋元明清名人书画,震铄世界惟故宫博物院足以当之,独霸天下惟故宫博物院有此资料铜图纸印,活页翻转,印刷清晰,勿出其右,一面古物,一面日历,毋庸撕拆,可以保存,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备送礼,均极相宜,每组定价二元二角。”谈到《故宫日历》在那个年代的销售状况,祝勇说:“故宫博物院1925年成立,第一本《故宫日历》的出版是1932年,这个时候故宫博物院的出版已经做得非常漂亮,包括故宫周刊、故宫月刊,还有大量的图书、画册、史料整理,规模非常巨大。前几天我正好在看庄严先生写的《前生造定故宫缘》,庄严是一个老的故宫人,1949年随着迁台文物去了台湾。他的回忆录里专门提到民国故宫的出版,非常了不起,现在很多的出版物还保存在我们故宫博物院的图书馆里。那时候没有文创这个词,但是《故宫日历》完全是一个文创产品,可以反映出那一代故宫人的聪明才智。”

当时的《故宫日历》为普通民众打开了了解宫廷文化、古代宝藏的一扇窗,而且成为了一个时尚的文化品,被喻为“民国社交的头号礼物”。祝勇说:“当时很多文化名人都在使用《故宫日历》,或者是用它作为文人之间的馈赠品,比如说俞平伯就曾经把《故宫日历》送给周作人,梁实秋也在给友人的信里炫耀,说我有一本《故宫日历》,特别特别好,有集的字,还有故宫收藏的各种珍贵图片。可见他们都非常看中《故宫日历》。”

《故宫日历》中最具争议的“错别字”

翻开《故宫日历》,最醒目的是它每一天的碑帖,王冠良说:“这个碑帖的日期部分是沿用1937年版的老日历,包括书名《故宫日历》这四个字的集字,都是沿用1937年版的《故宫日历》。从2014年版开始,我们把所有的节气、节日,都在碑上重新集字,找的时候也是有困难的,比如说惊蛰是最难的,在同一个碑里面找这两个字(很难)。所以后来只有‘惊蛰这两个字不是出于同一个碑,其他的全部都是出自同一个碑帖,比如‘小满这两个字就是出自故宫博物院藏的杜牧书的《张好好诗》。”对于集字的困难,祝勇解释说:“如果是两个字的话,这两个字必须出在一个碑里面,至少是一个字体,两个碑就不搭,最难的是四个字要在一个碑里出现。而古代的碑,特别是汉代,字都不多,只有几十个字,几十个字里面正好出现这四个字或者这两个字,难度非常大,你得翻找很多的碑,才能找到合适的。”

《故宫日历》封面上繁体的“雁”字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个别字,“雁”是经过的意思,不能用在此处,应该用“厝”或者是“麻”。面对质疑,王冠良说:“其实这个历字的争议每年都有,从2012年因为随着这个书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这个字也被大家提出来。为什么用这个字。因为我们继承的是1937年版的日历,只有这一版是从封面到内文全部采用的汉隶集字,就是从汉代的碑帖上集下来的字,而且那个时候正是马衡院长担任院长的期间,他又是金石大家,所以那个时候的《故宫周刊》也是汉隶集字。在汉唐时期,这个历字是标准字形,不同的标准,但实际上这个字是本字,所以用本字代替分化字是不错的。”

一年时间编一本日历,慈禧画的猴首次呈现

2016年版《故宫日历》以“欢悦庆升平”为主题,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书画部专家李湜负责整个编纂工作,全部选自故宫博物院藏品,并且均为书画作品,有很多作品第一次呈现,380余张图片精彩华美。2016年是猴年,在内容编排上,因为猴生性活泼机敏,故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以喜庆、娱乐为主题的绘画文物结集成册。小小一本日历,编纂起来却颇费工夫。李湜说:“实际上(编纂)用了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比如说因为是猴年,第一个月就全是猴。在中国古代绘画里,猴的形象很少,可是我又只能从故宫的藏品里去找,范围非常小,所以就不断地翻查各种资料、书籍、画册,甚至还得到库房里去找。在一月份的这些猴里有一幅画,是雍正拿桃去逗小猴。雍正是康熙的皇四子,他称帝以后经常让宫廷画家画他穿各种服装的画像,作为他的一个行乐图。这幅画里他就穿着异域服饰,故宫里还有他戴着洋人假发的画,他把自己打扮成各种社会形象的人物。一月份里还有一个猴,就是慈禧画的猴,猴在吃柿子。大家都说慈禧有代笔画的问题,晚清时候国库银两也紧张,她经常拿自己的字或画去赏给底下的人作为奖励。当然她赏的实际上都是宫廷画家代笔的东西,她自己也画,但是不会赏,这幅猴就是留在我们故宫里没有赏的。我们选画有两个原则,一是求真,不能有假画,甚至有争议的画我们都不要上;再一个还要求新,在这本日历中,我尽量选以前没有发表过的,像这幅慈禧画的猴,都是从库房里专门找出来的,还有张大干的哥哥张善孖画的白猿,这些都是从来没有出版过的。另外还要尽量全,人物,花鸟,各种题材都有,因为它的受众面太广了。”

有故宫博物院做后盾,《故宫日历》的素材可谓取之不竭。祝勇表示故宫博物院有180万件文物,李湜计算了一下,“按一年365天算,能编五千年。如果按取其精来编的话,也能编上百年。我想如果一个人一生要是翻阅《故宫日历》,他能把关于故宫历史的碎片连接起来,可以补缀出一个故宫宫廷史方面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