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的酷热似乎只與冷饮最般配。而网上的一则健康提示却强调:三伏天要拒绝一切冰镇饮品,并且要坚持在伏天喝热水,这样会把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这叫冬病夏治。那么,传言中一直强调是三伏天,这三伏天除了热,难道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长夏要注重脾脏的养生
今年的三伏是从7月12日到8月20日,共计40天。专家告诉我们,在中医理论中,一年除了春夏秋冬四季,在夏秋之间还有一个长夏,三伏天对应的就是长夏季节。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秦丽娜说:“三伏天简单来说就叫夏至三庚,也就是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三伏天是暑邪最旺的季节,它在中医里属土性,然后对应的是五脏的脾脏,长夏季节的养生就要跟脾脏的养生结合起来。”那么,三伏天是否就应该喝热水,而不能吃冷饮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老年科主任医师罗斌介绍,冬病夏治不能干篇一律地适应于所有人,要根据体质去区分。“平常就是手足温度偏低,自我感觉怕寒不怕热,从中医来讲这是一个虚寒体质的人。这样的人适合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还有一些人是阳气比较旺,他每天喝凉水然后穿得很少,也不会生病,这样的人可以吃,但是要适度。”不过专家也强调,过度地饮食冰凉的食物会引起肠胃痉挛、拉肚子等,所以寒凉食物不建议多吃。
喝热水是一种养生方法
如果不吃冷饮,并且坚持喝热水就能治病吗?到底有没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呢?秦丽娜认为,冬病夏治这种说法是中医的一种特殊的疗法。冬病是指冬季高发、冬季容易加重的一些偏寒冷性的疾病,比如风寒的关节痛、寒性的咳嗽、寒性的腹痛,包括女子的寒性痛经。之所以叫夏治是因为我们在长夏时阳气最旺,用一些辛温发散的药物来助人体的阳气,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一些冬季易发的疾病的确是可以在夏天去治疗的,那么,三伏天喝热水是否就能冬病夏治呢?秦丽娜表示,喝热水是一个夏季的养生方法,但是谈不到是一个疗法。罗斌也认为:“我们虽然可以通过火力缓解偏寒偏凉的体质,但是很难起到激发人体阳气的作用。”
三伏贴不能随便贴
看来,三伏天喝热水就能冬病夏治的传言并不靠谱。那么,如果想把握夏天的时机,去治疗冬天的疾病,应该怎么做呢?秦丽娜说:“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有中药外敷还有常用的艾灸疗法、隔姜灸、艾条灸等。还有我们最常见的三伏贴,用一些温阳散寒的药物调成药丸,贴到身体特定的穴位来治疗寒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还有骨关节病。”
正值三伏天,三伏贴就很受追捧。不过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贴三伏贴的。如孕妇、体质阳气盛者、正处于疾病期等人群都不适合贴三伏贴。所以想要冬病夏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很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