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声屏世界 / 2018年09月26日 02:36

格调

蒋丹彤 王立芳

作为最重要的符号之一,视觉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基本属性,不仅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的思索联想,进而产生移情,达到情感共鸣。视觉符号鲜明的直观性和印象暗示性有助于跨越语言障碍,实现跨文化交流,塑造自我及国家形象。在现代媒体的全方位关注下,政治人物的视觉符号易成为坊间热议话题,对其形象的塑造与传达具有重大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自2013年3月起,先后陪同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非洲、中美洲、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地,以精致的服饰、得体的举止吸引了全球目光,向世界展现中国新女性形象,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为“中国的新名片”。①其出访服饰赢得了广泛赞誉与追捧,在国内外取得了成功的传播效果。

出访服饰的符号学解读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服饰以它的造型、色彩、面料来传达信息而成为符号,这其中包括构成造型的形态、尺寸,也包括面料的质地以及色彩的搭配。服饰的这些要素之间进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具有一定含义且相互联系的符号群,进而形成服饰的整体符号。这些元素构成的能指实体是具体可视的服饰,而服饰的所指就是服饰给使用者所带来的功能、文化、情感等。下面从造型、色彩、面料等方面解读彭丽媛出访服饰的符号意义与符号价值。

服饰造型符号:中西合璧中展现东方神韵。纵观彭丽媛出访所穿服饰,虽然造型各异,却有着相同的符号意义,并用服饰这一视觉符号进行了有效传播。

第一,庄重典雅,彰显大国风范。彭丽媛的出访服饰造型各异,但不论是出访俄罗斯时的蓝呢子大衣、出访坦桑尼亚时的白色外套搭配白色筒裙,还是参加荷兰国宴的对襟长袍大礼服,均给人以端庄典雅的总体感受。以彭丽媛参加荷兰国宴时的装束为例,紫色对襟长袍大礼服采用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形式,在国宴这种隆重的场合既彰显浓郁的中国特色,又向国际社会传递出深层次的讯息:中国是一个大气得体、具有大风范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一定是重情义、讲信义,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中国历来秉承的信条。搭配淡紫色丝巾,又为整体造型增加一抹活泼俏皮的色彩,显示出中国庄重老成但不墨守成规的行为风范。

第二,中西合璧,凸显民族特色。彭丽媛出访服装采用最多的是中国传统民族元素,无论是繁花中式元宝领上衣、仿宋褙子大衣还是黑色对襟长袍,都是中国传统的服饰形式。同时,又以西装、夹克等西方代表服饰进行搭配,达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彭丽媛在出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身着翠绿色旗袍、外搭白色立领小夹克,完全契合中西合璧的设计精髓。这套服装蕴涵深层意味: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会坚守中华文明并愿意将其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善于汲取的国家,乐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第三,古今搭配,蕴含时尚元素。在彭丽媛出访服饰中,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给予了尊重和借鉴,并结合现代设计形式进行改良。出访俄罗斯期间所穿着的藏青色印花收腰外套,这件衣服采用中国传统的天华锦面料和青花瓷图案设计,彰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在剪裁上采用现代西装样式的大翻领形式。这种设计形式传递中国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国家形象,向世人展示出一个现代的中国、开放的中国。

第四,一衣多穿,传递节俭理念。在印尼雅加达的出访中,彭丽媛两次以同一件米色上装搭配不同花色长裙,既达到随场合不同的服饰展现,又在一衣多穿中向世界传递节俭理念。

第五,重视场合,表达尊重信息。出席荷兰国宴的对开襟长袍礼服、出访东南亚的民族风长裙、参观巴黎儿童医院的蓝色碎花外套,每一个场合彭丽媛均以得体的着装亮相。这体现出“第一夫人”对到访国的了解与尊重,传递出中国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行事原则。

服饰色彩符号:庄重淡雅中传递和谐尊重。色彩与造型都是构成服饰视觉认知必不可少的元素,它的能指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颜色,它的所指是其所带有的心理效应。在彭丽媛出访的服饰中,色彩搭配和谐得体,很好地配合了对其形象造型的塑造。

第一,彭丽媛十分注重服饰本身的色彩搭配。在彭丽媛出访的服饰中,或冷暖色系搭配,或中间色系搭配冷暖色系。无论是深蓝呢子大衣配以淡蓝色丝巾,还是咖啡色的长裙搭配紫色围巾,亦或是绿色旗袍搭配白色外套,既传递东方女性的温婉端庄,又展现现代大国的硬朗,以和谐的色彩搭配展现其端庄大方的气质。

第二,彭丽媛出访服饰色彩与外在场合达成和谐。出访不同的国家,出席不同的场合,彭丽媛根据其国家特点选择不同的颜色服饰搭配。以深蓝色呢子大衣、藏青色印花外套等冷色系、中间色系服饰出访俄罗斯这一传统军事大国。随着气候和国家特点的不同,以白色印花收腰外套搭配白色筒裙出访非洲国家坦桑尼亚。在出席宴会等场合中,彭丽媛多以紫色、灰色等深沉色出现,展现其端庄华美的东方神韵,表现对活动的重视与尊重。同时,彭丽媛出访服饰颜色多与习主席服饰颜色相配,形成“情侣装”效果,既达到了视觉的和谐之感,又表现出“第一家庭”的和谐、中国男女平等的社会和谐。

第三,彭丽媛出访服饰颜色中传递感情信息。不同国家不同场合冷暖色系的不同选择,传递出恰当合宜的感情。出访俄罗斯时深沉色为主的选择既是对于俄罗斯的尊重,也展现出中国女性气概。离开坦桑尼亚时身着黑白两色,配以大红的围巾,也被解读为中坦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之意。②

服饰面料符号:多元并包中凸显民族元素。彭丽媛出访的服饰面料有棉、麻、丝、毛呢等多种,这些面料在视觉上较为温婉、庄重,给人一种舒适感、亲近感,传递环保意识,也表现了中国这一大国的亲近、温和形象。同时,丝绸多次作为主要面料制成出访服饰,这一颇具中国传统风格的面料既能带给人舒适感,又可以表现彭丽媛的华美得体,展现中国的民族传统元素。

总之,作为视觉符号语言中的服饰语言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突出,相对于表情神态的多变、稍纵即逝,服饰相对稳定地传递、强化、补充着着装者的情感,在一些不便于使用言语、神态表达的场合替人传递信息,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大众传播中应充分利用服饰造型、色彩、面料的视觉语言符号来提高信息传播效果,更快、更好地向受众传递信息,达成传播目的。

服饰广受赞誉的跨文化解读

自2013年3月22日彭丽媛首次随访至今,每次出访均会成为国内外舆论热点,其出访服饰广受赞誉。英国《金融时报》毫不掩饰对她的赞赏,称中国“第一夫人”走向世界舞台中心。③彭丽媛的出访服饰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既是世界对彭丽媛的形象赞赏,更是世界对于中华文化内核的接受。

文化通约:审美理念的普世性。文化通约性是指不同文化互通与共享彼此成果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共性与相似性,互通与共享性、开放性、可传播性、增值性”。④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美”这一永恒话题在世界各国、各文化中达到了共通的认可,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具有普世性。彭丽媛的出访服饰造型正式,深亮色彩的选择恰当,冷暖色调搭配和谐,中西元素运用合理,呈现出庄重、得体又不失时尚的视觉感受。使其不仅受到国内的追捧,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称赞,并入围美国著名文化生活杂志《名利场》发布的“2013年度最佳着装榜”。

文化差异:现代中国的新鲜性。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不同国家间的不同文化特征形成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同样可以促使跨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国际社会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充满好奇。中国“第一家庭”的出访,使世界看到现代中国的家庭缩影。彭丽媛在出访中改变以往中国领导人夫人职业套裙的程式化着装,既穿着毛呢大衣、夹克、西装等现代服饰又常着中国传统服饰代表的旗袍等,以传统、时尚、接地气的着装方式,作为中国女性代言人向世界展现现代中国女性形象。不同肤色、不同传统、不同环境等差异性的存在,对世界受众而言,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

文化认同:文化归属的民族性。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因素。在彭丽媛出访中,丝绸、旗袍、青花、印花等符号成为服饰的重要元素。繁花中式元宝领上衣、中国传统风格的咖啡色长裙、翠绿色旗袍,中国民族传统元素几乎存在于彭丽媛的每一套出访服饰之中。她身着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对开襟长袍大礼服出席荷兰国宴,这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视体现了彭丽媛对于本民族文化内核的认同与保持,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融合:古今中外的包容性。在彭丽媛出访服饰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并存。传统的旗袍、对开襟长袍、元宝领、小碎花等服饰元素多次出现,然而细细看来,便可看到其中对于传统中国服饰的现代改良,使得传统的元素在现代的包装下得以融合,重焕生机。腰身外扩的卡其色短夹克、内搭繁花中式元宝领上衣,绿色旗袍、外搭白色小西装,这样传统的中华民族服饰元素与西方服饰元素的搭配传递出中西合璧之感。彭丽媛出访服饰的包容性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尊重和借鉴,同时展现了转型中的现代中国兼收并蓄的文化多元性。

政治人物出访服饰的策略思考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政治人物带给受众的视觉感受对政治人物形象乃至其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人物出访服饰作为视觉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信息、强化传播效果方面作用显著。彭丽媛的出访服饰为我国政治人物出访塑造个人形象、展现国家形象提供了借鉴。

展现个人良好形象。服饰是政治人物与公众交流最直接最外在的手段,在服饰造型设计、色彩搭配、面料选择上多做功课有助于通过这些外在符号展示出穿衣者的品位、思想和理念,赢得受众的欣赏和赞同,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人形象。

彭丽媛在出访过程中的服饰造型多样,中西合璧、古今相称;运用多种色彩且搭配和谐;面料选择多样化,从传统的丝绸、缎、织锦到现代的雪纺均有涉及。这些服饰展示出彭丽媛的端庄、优雅和个性,展示出中国女性的风采。

寻求中外情感共鸣。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审美观念的普世性,要求跨文化传播中服饰的穿着要遵循世界眼光,通过服饰选择寻求中外公众的情感共鸣。

作为国民形象的代表,政治人物出访国外的服饰,在展现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要有现代的、全球性的视野,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出访国的民族特色,要让出访国的民众感受到对其本民族风俗或文化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达到情感上的接近和共鸣,这样更有利于中国良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表达国家政治理念。服饰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可以体现穿着者的某些理念,政治人物要有意识地通过出访服饰的选择彰显其代表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的政治理念,于潜移默化中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外交理念。

彭丽媛的出访服饰无论是在造型、色彩还是面料上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生命力,表达着中国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政治理念,这种服饰选择使得彭丽媛亲和力十足,更有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同中国。

结语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夫人”外交由来已久,成为各国政治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彭丽媛作为中国歌后,知名度高,中国“第一夫人”外交时机成熟。其首次随访后,中国“第一夫人”话题很快蹿红各种平台,其得体的服饰受到广泛赞誉,在国内外取得了成功的传播效果,成为中国政治人物出访服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通过对其出访服饰符号的跨文化传播解读,为我国政治人物出访服饰提供经验借鉴。重视服饰符号,认同自我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他国民族文化,以世界眼光、与时俱进的心态展现中国形象与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是我国政治人物服饰选择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彭丽媛:中国的新名片》,《联合早报》,2013/03/21。

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657f0102e8z0.html?tj=1。

③吴 飞:《彭丽媛随访凸显中国软实力》,《人民论坛》,2013(3)。

④李炳全:《文化心理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