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新闻语态的微观化表达

声屏世界 / 2018年09月27日 04:53

格调

杨永亮

摘要:在自媒体、新媒体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强调新闻语态微观化等技术性、基础性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必要性甚至比以往传统媒体称王的时代更为迫切。实现新闻语态的微观化表达,突破方向主要有注重体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平等互动、分享融合的意识,注重传播的形象化与有效性,以受众视角转换传播理念,用具体、细节的表达方式取代抽象、概括描述的不确定性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移动互联 新闻语态 微观化

新闻语态就是新闻媒体与受众说话的口气、叙述方式,体现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叙事态度和语言风格。中国当代新闻语态经历了从居高临下、保持距离、体现“官本意识”,到面对面交流、平等转述、体现“人本意识”,再到如今媒体融合、互动传播、体现“民在意识”等阶段。新闻语态的转变决定了媒体必须在角色变化中认清自身定位,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巩固自身存在的职业价值。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新媒体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尽管机器人写稿、无人机采集、虚拟现实等融合传播技术对传统媒体形成了震撼性的冲击,但对于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人而言,强调新闻语态微观化这样的技术性、基础性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必要性甚至比以往传统媒体称王的时代更为迫切。

移动互联时代,强调新闻语态微观化表达的价值所在

一、体现新闻职业的存在价值、捍卫主流媒体职业尊严的需要。在普通网民可以通过微博、及其他各类自媒体平台、各种传播路径实现即时信息传播及互动,“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共识之时,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媒体狂欢时代已然来临——“一切的价值都将被颠覆,一切的传统都将被置疑,一切的意义都将被放逐,一切的内容都将被消解。当被林林总总的信息弄得神经麻木之际,最终能感知的只有媒介自身了。”

新闻职业价值和新闻人职业尊严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无法回避、没有退路、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中,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新闻工作者只有体现出深度表达的专业性和信息真伪的判断力,才能证明职业存在的必要性与独特价值。而新闻语态的微观化表达正是新闻从业人员区别于普通网民、实现有效传播的专业化手段。

同时,在信息碎片化交织充斥的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的门槛虽然在降低,但绝不是没有門槛的杂货铺。专业的事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新闻人只有通过新闻语态微观化表达等有效手段,夯实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才能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使新媒体、自媒体等诸多媒介手段所营造的喧嚣浮躁氛围归于理性,从而确保自身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是在实操层面积极应对媒体竞争的有效手段。在移动互联时代,媒介融合、技术创新等应对媒体竞争的种种战略部署和举措,毕竟是媒体高层决策者研究的大事。就一线新闻工作者而言,应对媒体竞争最现实有效的途径还是结合自身岗位特点,立足工作需要,研究如何解决微观具体的问题。而新闻语态的改变是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实际操作层面,能够通过自身理念的变革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得以实现的。通过新闻语态的微观化表达,营造媒体与受众之间友好平等的互动界面,从而捍卫和扩大媒体自身影响力,实现媒体传播目的,这就是基层新闻工作者对于应对媒体竞争所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闻语态微观化表达主要突破方向

一、注重体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平等互动、分享融合的意识,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ZDnet至顶网总编辑高飞认为,所有的媒体形式都应该是一种“近媒体”,谁能够离受众更近,能够更解决受众的问题,谁才能在媒体的传播之战中获得胜利。一份关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调查表明,就文章推送而言,传统的叙述体行文方式正逐渐被互动性更强的“聊天体”所取代。移动互联时代,面对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海量信息,用户的注意都是具有选择性的。如何用平等互动、分享融合的心态去塑造媒体形象,争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无疑是媒体人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只有深刻体会并秉承新媒体发展所呈现的这种特征化要求,才能在包括语态表达在内的手段、方法上进行创新突破。

二、避免说教化的语言风格,注重传播的形象化与有效性。有调查显示,对于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受众而言,能看视频不看图片、能看图片不看文字。这一现象体现了受众对于媒体传播具有兴趣短暂化、讯息直观化等要求。对此,媒体人必须思考有效应对的手段和技巧。比如,在遣词造句方面,将专业术语翻译成受众容易理解的通俗语言。在表述进程性的新闻事件时,尽可能使用有张力的行为动词展示过程。在句式选择上避免使用成分复杂的语句,多用直观明确、具有亲和力的简单句。在信息表达比较充分的前提下,注重句式、语气的合理搭配,能够使受众没有“烧脑”的疲惫感,在相对轻松的语境中获取有用资讯。

三、换位思考,以受众视角转换传播理念,审视传播效果。本着有情、有趣、有益等正能量的传播价值理念,用扣人心弦的报道去触动受众情感或者为其提供有效资讯。例如,可以结合媒体自身优势和特点,利用标题、引语、事实、视觉和形象化语言等多种形式和媒体手段,在吸引受众关注的基础上,找出矛盾冲突所在,引发情感共鸣,使受众尽快进入感同身受的情境,唤醒受众喜怒哀乐的情绪或者使受众获得更多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关注点。秉承这种传播理念,媒体人能写出人们在乎、爱读、爱看的报道,还会吸引那些游离的受众群体。同时,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也是专业媒体人与网民、草根记者的一项重要区别。

四、用具体、细节的表达方式取代抽象、概括描述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描述固然能够给受众想象的空间,却无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渴求,也不具备吸引受众的兴趣载体。同样是报道一起谋杀案,一种表述方式是某时某地、某人被杀、警方初步判断。另一种表述方式则是详细描述受害者被枪杀时衣着、现场警力布置情况、围观群众惊诧表情及周遭时空环境。对受众而言,显然第二种形象化、细节化表述将更具吸引力。同理,对于一条大狗的描述,用“一只名叫小强的50公斤的阿拉斯加犬”这种表达方式肯定是更具专业价值的。因为这种表述满足了受众对于细节的疑问、对好奇心的探究以及对个人推理的要素需求。记者需要通过满足受众对于上述细节的需求,使其产生持续关注的兴趣。通过感性到场,实现理性到场。

整个人类传播的历史,是新兴媒介叠加而非取代既有媒介的复线过程。主流媒体必须在明确自身定位和价值的高处着眼,从优化新闻语态这样的微观具体问题入手,脚踏实地,创新求实,才能在这场媒体竞争中继续发出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权威声音。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endprint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