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博览 / 2018年10月14日 01:31

品牌

梁云

[摘 要]地基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也是确保其使用性能及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建筑工程地基的类型、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124-01

前言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地基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将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甚至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做好地基施工作业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

1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复杂性特点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较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例如:杂填土、淤泥质土、冻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季节性冻土等。其次,在我国西南地区存在较多的熔岩地质,在其它地区有所分布。另外,我国属于一个高震级且多地震的国家,地基基础受到地震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造成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及工程施工受到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导致大量且复杂的技术问题产生。

1.2 严重性特点

一旦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地基有质量事故问题产生时一般会无法对其进行弥补,与地基工程建设投入的成本相比,其产生的损失要大的多。无论在场地的选择、勘察设计还是施工工艺方面,一旦地基工程有质量问题产生,通常都会导致地基失稳现象形成,破坏了建设工程整体结构,作为建设工程毁灭性的、致命性的重大质量事故,不仅导致经济上产生损害,而且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影响。由于地基对上部建筑实体的全部荷载进行承受,所以只要局部损坏出现,都会有快速的损坏扩散现象发生,一般事故的发生会有一定的突发性存在,且不易被人们发现,导致损坏的危害性及严重性增强。

1.3 困难性特点

在处理地基工程质量事故时存在较大难度,与其他部位事故处理进行对比表明,形成原因与作用和地位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

(1)由于地基工程属于地下工程类型,因此事故处理操作有较大的困难性存在;

(2)一旦地基承担了上部荷载,则处理器自身的问题时必定会影响建筑物上部结构性能,特别是对于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而言,主要承受了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与工程质量事故相结合,存在一定的连锁性特点,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2 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

2.1 换填地基处理技术

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对于较软的土体而言,无法对建筑实体结构的施工地基进行承载,应运用地基换填的方式实施地基处理。换填地基主要是通过将地基中的软土部分进行挖除的方式,对较好量缩性、较大强度且不具备腐蚀性成分的矿渣、卵石、灰土及粗砂等材料进行回填,最近进行夯实,确保地基达到稳固状态,与施工标准的持力层相符,实现建筑的房屋结构施工及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目前,我國换填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主要是根据其回填材料进行确定。

2.2 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主要以注浆施工技术为主,大致包括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压浆泵与灌浆管,将水泥均匀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再进一步通过填充、渗入、挤密等直接处理方法,增加岩石与土颗粒之间的紧密程度,同时将水分和气体排出,并将孔隙部位填充好。当注浆的材料硬化完成后,就与原来的土体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对于地基而言其抗渗性、稳定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使土体的压缩性得以降低,因此使地基得到加固,使之成为项目施工的坚实基础。而硅化注浆处理技术是通过注浆施工,将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底部,等注浆材料固化之后,便形成了高强度、防渗透的结石体,使得施工地基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2.3 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技术

旋喷注浆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特别对软土地基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其加固、防水、堵水性能都较强,加之其简便的使工工艺,进行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工艺简单,同时也无需专业设备来进行处理,因此在不良地基的处理上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地基的基本情况,进而选择合理的作业深度进行下钻开孔,使用带用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并置入地基土体的内部或插入钻孔底部,通过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等方式将高压浆液注入其中,再通过持续旋转、高压、高速喷射流来对原有地基土体进行冲击与破坏,让碎块与浆液再次混合形成桩体,进而达到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的目的。

2.4 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施工中所运用的材料各不相同,所以,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以及砂石桩地基等。灰土挤密桩施工时,应运用质量较大的重锤实施敲击,当不良地基土体内有钢管置入之后再实施侧向挤密成孔,当钢管拔出之后,向桩孔内实施灰土材料的回填,最后进行夯实加固,使其与周围土体达到一个整体结构,进一步将地基的承载能力及强度得到提升。砂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是通过高压水的冲刷或振动冲击等方式对土体较弱的地基进行处理,对一定的孔洞进行开设,然后通过砂或砂石实施回填,进而有相对密实的桩体结构产生,实现地基强度提升的效果。该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特别是杂填土、素填土以及挤密松散砂土等地基中得到适用,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存在。

2.5 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振动法又称之为振动水冲法,是运用起重机吊起振冲器,通过潜水电机将偏心块带动的方式,使振动器有高频振动出现,当水泵启动之后对高压水流喷射出,通过共同的作用力,向土中将振动器进行沉入。在清孔之后,即可向孔内进行碎石填充,或在不加料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促使土地达到密实状态。当地基内的土体满足预期密实程度之后,即可采用振动器实施提起,通过反复的填料及振密,使得地基内有大直径的密实桩体产生,与园地及产生一个复合地基结构,实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作用,从而减少沉降的出现。在实际施工中作为一项极为有效的施工技术得到应用。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的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重点话题,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掌握好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以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但是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相关工作者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使地基处理技术更好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笔者认为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断探讨,会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会促进建筑工程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永涛.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筑,2014,01:53.

[2] 谷素丽.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14:140-141.

[3] 张立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6:46.endprint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