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之鲜!比死亡还要美味的河豚、生蚝和苦艾酒

时尚先生 / 2021年08月18日 16:31

品牌

立冬一周有余,除了火锅、涮肉、煲汤之外,还有其他食鲜美味——河豚、苦艾酒和生蚝。但这三样珍品有多味美,就有多剧毒。你有这个食胆品尝一下吗?

苏东坡好美食,盛赞河豚,有人问其味,东坡曰:“直(值)那一死。”

河豚拥有世界上最无可救药的毒素之一——河豚毒素,只用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在日本,河豚的美味诱惑不断造就着新的受害者。坂东三津五郎七世——日本最著名的歌舞伎演员,被日本人奉为国宝,在这场美味与死亡的舌尖游戏中,不幸也失去了生命。

作为一位绝对的美食家,他带着一位歌伎和几位朋友来到东京一家著名餐馆。他们点了河豚汤,其中一位戏剧导演为了给坂东三津五郎留下深刻印象,食用了一小片递过来的禁食的河豚肝脏——对局内人来说,这是终极的乐趣。每碗供应一块长1.4厘米的肝脏,最多4克。是美食还是死亡之吻?没人敢去尝试,除了坂东三津五郎。根据那时的测算,20克食用量将致人死亡,而他吃了4份,16克。

夜里,毒性发作,坂东三津五郎的情妇电话呼救,然而为时已晚。

中毒分四个阶段:

一、 嘴和牙龈开始麻木。

二、 双手失去知觉。

三、 肌肉僵硬、身体瘫痪。

四、 你的身体将犹如风干的混凝土,你无法呼吸,而你的心脏依然在跳动,你将在意识清醒中死去。

残酷到美丽的死亡方式。

不过,如果中毒不深,及时进行催吐和洗胃,以及相关治疗,也许还能捡回一条性命。

说到这,你还有拼死吃河豚的食胆吗?

下面两道“关卡”将帮助你当一回极致饕客。

“关卡一”——食材。

河豚自身是不生产毒素的,通过吞食水中带毒的藻类和剧毒螺蛳,河豚将毒素积累到眼球、肝脏、卵巢、鱼子和血液中。这意味着,如果河豚生长在无毒的环境中,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无毒的河豚——这也是为何人工养殖的河豚毒性低或者没有毒性的原因。

在日本,一名河豚厨师至少要经过两年的严格培训,只有通过专门的考试才能得到执照。考试分为三个部分:书面考试、实践考试、辨认考试。在第二个实践考试中,要求考试者在20分钟里完成30道处理工序。一条鱼、三把刀、五条毛巾、二十分钟,初试者往往会紧张到手指发颤。每一个有毒的器官都必须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托盘中,用对应的圆形塑料标签标明,而可食部分则被切成24片1毫米厚的透明薄片,由外至里摆放为菊花形状,称之为“菊盛”。

面色严峻的考试官掐着计时器,用针刺一般的目光审视考试者的每一个步骤,他们的鹰眼不肯放过任何一个错误。考试官会按清洁度、速度、布置效果来打分,一位初试者看上去完成得不错,“你用接触过内脏的毛巾擦洗砧板,对吧?其他地方我都给你加分,但是……”

是的,一切的失败只是因为一条毛巾。

他的师父既心疼又欣慰,“我希望他不要一次成功,一次成功的人总会骄傲。有些人第一次就成功了,但是有些人第三次才成功。但我会告诉你,这些第三次测试才成功的人会成为更好的厨师。”

如果这个冬天你约好了人一道去品尝这道佳肴,挑选厨师的时候你或许可以问问,看他经过了几次认证考试。

毕竟,还想留着小命尝尝下面的美食呢。

“强烈的毒药:喝下一杯,你就会死去。记者们会边喝它边写稿。”

福楼拜在《庸见词典》正文的第一页这样描述苦艾酒。

苦艾酒是“绿色的魔鬼”,艺术家和它进行着灵魂的交易,饮下一杯苦艾酒,在深不见底的苦艾与茴香中换取灵感。人们禁止它,咒骂它诱发了梵高的自杀、魏尔伦的情杀,以及众多文豪画圣的痴笑疯狂。

在苦艾从药草化身为烈酒的传奇岁月里,致幻和催情是它身上最邪恶也是最美丽的疮疤。它含有一种有毒化学物质侧柏酮,可致人产生幻觉。而在19世纪末,苦艾酒已经和“红磨坊”变成了同义词。如果一位已婚男子死于梅毒,那么他的遗孀会在他的死亡证明上委婉地写上:死于苦艾酒中毒。1908年,一位瑞士农民在痛饮苦艾酒之后,冲动之下杀死了全家,震惊欧洲。一场大规模的禁酒运动由此展开。

近百年后,世界各国开始解除对苦艾酒的禁令,人们也可以开始品尝这浸泡着苦难、疯狂与幻觉的“绿色缪斯”。

王尔德赞美它,“一杯苦艾酒跟一轮落日有什么分别呢?”但如果你豪饮的是100%纯苦艾酒,相信我,那不是美丽的落日,那是世界的末日。

你需要用人间的方法来喝它,才能让它不是地狱。准备一个美丽的酒杯,在杯口放置一把镂空的银勺,勺子上加一块方糖,接下来,将绿色的苦艾酒液缓缓浇在方糖上,透过镂空的勺子,流入杯中, 再兑入3-5倍的清冽的冰水。

如果承受不了苦艾酒的浓烈,你可以选择含苦艾草的利口酒,作为爽口的餐前酒。

王尔德在独幕剧《莎乐美》中写道,莎乐美因为爱圣人施洗约翰,却被拒绝,由爱生恨,设法杀了他。故事结尾,莎乐美手捧放在银盘里的约翰的头颅,一边吻亲约翰一边说:“啊,我已经吻过你的嘴了,约翰,我已经吻过你的嘴,在我的唇上有一种苦味,这是血的味道吗?……不,那是爱的滋味。”

那是爱的滋味吗?那或许是苦艾酒的滋味。

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里描写了法式吃生蚝的情景:“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巴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破壳扔到海里。”

那清凉、精致的灰白色软体,裹挟着新鲜的海水活生生地滑进鲜红的喉咙里——这让美食家们欲罢不能。他们坚信“从清凉的海床上采收送到盘中,未经冲洗,未加调味,肥美而健康,滋味细腻的牡蛎,比任何一种经过调制的牡蛎都来得美味。”

不过,自从上世纪90年代休斯顿一位理发师Mike Matthews因生食生蚝感染了一种创伤弧菌,美国人和欧洲人开始意识到这是一道恐怖的美味。

对于普通人来说,创伤弧菌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腹痛。但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特别是那些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创伤弧菌则会危及生命。

“此乃史咽珠之墓,因食用坏蚝而毙。”

上面这句话刻于美国缅因州某处墓园的一面墓碑上,费雪调侃道“这位仁兄的名字取得好,很符合他的结局,不过那结局大概不怎么美妙就是了。”

我们并不想步史咽珠先生的后尘命丧黄泉,有什么妙计吗?

美国著名吃货杂志《Bon Appetit》专家们的建议是,将吃蚝当作品酒——在吃之前,要先闻味,好的生蚝应该全无腥臭,凑近了可以闻到淡而清新的海水味。如果牡蛎已经不新鲜,充满了致腐的细菌,味蕾接触到的一瞬间你便能知道自己犯了错,赶紧吐出来。千万不要为了优雅,硬着头皮吞下去,然后多吃几口菜试图冲淡那恶心的铜臭味。不然,这可能是你最后的晚餐。

费雪将吃牡蛎的人分成三类:漫不经心、性情爽快的人,只要是牡蛎,照单全收,管它是冷是热、是肥是瘦、是死是活;只肯生食牡蛎的人;以及第三类同样一板一眼,坚持牡蛎非得煮熟了才能吃的人。

不管你是哪一种人,生蚝性凉,这个冬季还是配上暖胃的餐酒吧。

编辑/鲸书 文/严宇馨

1.精品生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精品生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精品生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精品生活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精品生活网编辑修改或补充。